国内政策【切换】 国际政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智库观察

呼和浩特市城市商业综合体专项调查分析

发布人:春秋智谷  /  发布时间:2018-01-05 17:55:21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现代商贸业发展的一种全新业态,是以区域为中心、以购物中心为主导,融合了商业零售、餐饮、休闲养生、娱乐、文化、教育等多项城市主要功能活动,面向各类消费人群、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大型建筑综合体。不仅极大地方便人们的都市生活,而且在优化城市框架、促进城市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一、城市商业综合体运行状况  

(一)整体运行情况。目前,呼和浩特市商业综合体有五家,分别是万达广场、维多利摩尔城、嘉茂购物中心、鹏欣·金游城、滨海商业广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据2016年商业综合体专项调查年报显示,商户营业额1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9%。全部可出租(使用)面积2.3万平方米,车位数2724个,客流量达1780万人次,入驻商户522家,期末从业人员3690,为呼和浩特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二)零售行业为主,游乐、游艺、KTV、教育培训等业态发展迅猛。呼和浩特市城市综合体实行综合多元经营模式,囊括服饰零售、餐饮、电影院、游艺游乐等多种业态。零售业、餐饮业平稳增长,影院行业因行业因素和居民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出现下降趋势,而以电玩、儿童乐园为主的游乐游艺以及以少儿职业体验和相关培训为主的教育培训等服务业态增势迅猛。  

(三)租赁单位为主,个体户和法人单位占主体。呼和浩特市商业综合体管理以收取租金为主,五家城市商业综合体,522户商户中属于自营、联营的仅53家,销售总额为0.04亿元;对外出租440家,销售总额15.6亿元,收取租金0.08亿元。目前,呼和浩特市综合体出租商户以分支机构和法人单位为主。个体户385家,占73.8%,法人124家,占23.8%,分支机构仅为13家,占2.5 %。  

二、存在的问题  

(一)位置分布过于集中  

五处综合体基本集中于赛罕区,且集中于新华大街沿线,南北两端分布较少,东西发展极不平衡,因东半部新区较多,综合体较为集中,西半部老城区没有一家,综合体基本都集中于市内繁华地区,一方面给交通带来很大压力,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购物难度;另一方面影响了综合体自身发展,空间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经营和提升外部环境、提升购物舒适度的要求。  

(二)同质化严重,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呼和浩特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无论是布局结构,还是经营的品牌同质化严重。虽然每个综合体都是集餐饮、娱乐、商品零售、培训等多元业态为一体,但是在进一步细分市场、进行特色定位和差异化服务上做的并不够,从而带来同质化竞争的压力,彼此之间互相替代性强,客源互相竞争,对综合体行业的整体发展带来隐患。  

(三)网络零售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网络零售业的持续发展,对实体店铺性质的零售业冲击较大。呼和浩特市目前的商业综合体仍以服饰零售、百货零售等经营业态为主体,因此受到网购市场的竞争挤压,增长潜力受阻,而且随着80、90成为购物的主力军之后,电子商务市场对传统购物的冲击更加明显。这一点从零售额同比增长速度就可见端倪,五家综合体,除滨海商业广场(是新开业)和金游城(15年修路影响)外,其他2家增长缓慢,万达广场下降5.6%。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交通出行。在面对交通问题方面,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关注,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长远的的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商业综合体周边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像万达广场、摩尔城虽然公共交通线路较多,但是面临的问题是停车难,这个问题使很多有车一族望而却步。嘉茂、金游城、滨海商业广场交通路线欠缺,发展周围公共交通是必由之路。  

(二)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差异化经营。商务部门应加强对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引导,鼓励差异化经营。目前外地一些城市商业综合体,通过细化不同年龄层、不同经济能力的消费偏爱,抓准定位,突出自身的特色,通过差异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不仅不同的综合体间定位差异明显,而且同一综合体不同楼层间都主题鲜明。借鉴这些有益经验,推动呼和浩特商业综合体进一步细化、差异定位;同时引导综合体由零售业等传统业态为主的模式向更综合、更多元的新兴业态转变,推动城市商业综合体成为一个集中众多市民休闲方式的具有色的超级综合性场所。  

(三)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吸引消费者。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挤占了传统的消费市场,但是传统商业的体验式购物电商还是无法比拟的。比如在实体店购物,与销售人员的沟通会更加顺畅,面对面的交流与具有亲和力的、细致的服务更能打动消费者,更能全方位的体现一个品牌的经营和服务理念,而这些通过冰冷的网络是无法体会的。所以实体店更应该在细化服务、给顾客提供更加专业的购物引导等方面下功夫,突出自身优势,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