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策就是好,各种扶贫都在搞。你在家里想创业,无息贷款真不少。教育扶贫政策好,贫穷学生帮得到;健康扶贫搞得好,人的身体很重要……”快板一敲,党的声音传进千家万户,走进安徽省舒城县农村,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被唱在嘴上、刷在墙上,落到了干群行动上。
舒城县地处大别山区,贫困人口老守田园、安土重迁、小富即安思想较重,部分贫困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脱贫致富动力不足,成为“县摘帽”短板。该县领导表示,党委政府除了找准产业发展的支点,打牢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增强群众“靠自己骨头长肉”的意识。
对此,近年来该县着力开展“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自立自强行动,在全县广泛开展“政策、励志、感恩、科技知识、文明礼仪”五大教育。发挥专家、干部、群众三支队伍作用,组建“脱贫攻坚政策宣讲队”,宣讲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在群众中挖掘选树一批自立自强、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的先进典型,组织他们深入群众现身说法,讲述自身脱贫致富事迹和心路历程,鼓励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举办群众讲习班、农民夜校等,通过今昔对比、纵向比较,利用看短片、讲故事、谈感悟等形式,让群众珍惜所得到的帮助和照顾,激发情感,引导群众知党恩、感党恩;围绕“村有发展产业、户有致富项目、人有脱贫技能”目标,采取与职业学校联办、到乡镇办班、自行办理等方式开展集中培训,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技知识培训,帮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积极配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群众文明礼仪知识教育,培树文明乡风,养成勤俭节约清洁卫生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的好习惯,形成尊老爱幼文明健康遵纪守法的新风尚。
对标落实五大教育上,各乡镇结合实际,创新形式,把乡村大舞台作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千人桥镇开展“脱贫光荣户?最美帮扶人”评选活动,在全镇范围内评选出50名“脱贫光荣户”和18名“最美帮扶人”,并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学先进、懂感恩、争脱贫。
城关镇通过“板凳会”“屋场会” 形式,干群同坐一条凳,同喝一壶茶,拉家常、听诉求的方式,详细宣讲各项扶贫政策、惠农条款。截至目前,全镇已开展100多场这样的板凳会,参与群众达1600多人。
百神庙镇郑圩村“文化墙”成为政策明白墙、脱贫之星光荣墙、文明乡风教育墙,村民发挥书法、绘画等一技之长,将十九大精神、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等内容以生动的漫画形式“映”在墙上,绘制了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河棚镇把宣讲活动与文艺演出结合起来,开展“知感恩、扬孝道、遵法纪、赢自尊”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基层文艺骨干、乡土能人把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政策通过演讲、庐剧、黄梅戏等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五大教育’实施后,老百姓的话更好说了,我们干工作更顺了。”干汊河镇复原村的村两委谈五大教育实施以来的变化。
该县干汊河镇复元村原有一条坑坑洼洼通组砂石路,宽仅3.5米,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不久前在村两委积极努力下争取到了通组道路拓宽建设项目,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占用部分群众的田地,难于协调解决,导致工程施工一度陷入困难。“这是一条便民路,也是党和政府要帮俺们贫困群众修的致富路,我不能要补偿。”贫困户戴祥平主动站出来表态,在他的带动下,戴祥松、张保文、戴祥中、张保武等村民纷纷提出自愿献地,不要一分钱补偿,主动配合村两委修路。村两委介绍,这条交通要道建成后,受益的不光是贫苦户,还将惠及该村5个村民组1000余名群众,有效带动村里经济发展,助推村民脱贫致富。
贫困户主动“摘穷帽”的意识也更强烈了。
同是干汊河镇的贫苦户戴开银,早前妻子遇车祸身亡,下有一对儿女要抚养,上有老人要照顾,村里和帮扶单位根据他平时对机械维修的爱好和特长,安排他去县里参加贫困人口技能培训班学习,并帮他介绍汽车修理师傅。戴开银抓住学习机会,通过努力,学会了汽车维修技术,获得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家庭生活困难情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庄稼人憨厚,说不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话来,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心是实实在在的。在2017年该村的贫困户评议会上,老戴就主动要求脱贫。问他为什么这么急就申请了脱贫,他咧着嘴自信的说,我有手艺了,不怕穷了。
河棚镇的郭其稳、刘全兰夫妇双双患有残疾,但靠着两双勤劳的手,建起了茶叶加工坊,现在逢人就说:“政府给我们享受了产业扶贫政策,扶贫专干经常鼓励我们自强自立,我们虽然有残疾,但自己也要努力”。
扶贫,扶出和气,扶出自信,扶出志气。自五大教育开展以来,不少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全县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0.9万人降至目前的3.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2.44%降至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