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政策【切换】 国际政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前沿

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布人:春秋智谷  /  发布时间:2017-12-29 10:58:06  

——贵阳市实施“千企改造”全力打造工业升级版 


11月的贵阳,寒意渐浓,但在全市各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各企业重点技改生产线上,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建设者们正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生产者们奋战在流水线上,向决胜全年目标发起冲刺——

贵阳海信总投资5000万元采购了30台智能机器人,升级改造11条产线,建成订单大数据、研发大数据、企业资源大数据、供应链大数据、原材料大数据和产品物流大数据等系统;

航天电器以高精机加设备为试点,完成42台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建立生产制造管理全面信息化应用体系,实现设备数据自动采集和关键工序自动化检测与剔除,大幅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产品的一致性;

天安药业借助互联网、云端、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天安之家慢病管理云平台”,推出天安之家健康顾问端APP,通过蓝牙血糖仪直接采集患者数据,实现对患者的一对一专业化服务;

……

自去年8月贵州省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以来,贵阳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部署,主动思考、积极工作,紧扣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明确的“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采取“一企一策”工作方法,创新性地推动“千企改造”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47户企业纳入了“千企改造、一企一策”工程,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18户,595户企业编制完成转型升级方案;全市实施千企改造项目326个,总投资479.8亿元,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精准帮扶企业挖潜提质增效。

一年多来,我市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以及省大数据战略的实施,结合工业发展实际,将制造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企业绿色发展能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强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作为全市“千企改造”工程的主攻方向,分类指导、因企施策,指导企业编制方案和实施项目,有力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水平。

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我市成立了市、区两级“千企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对象全面覆盖、问题全面查找、方案全面精准、方式全面创新、服务全面深入、保障全面加强、成效全面确保、责任全面落实等“八个全面”要求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工作闭环和工作推进合力,确保“千企改造”取得实效。

我市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措施》、《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贵阳市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资金管理办法》等“1+4”政策文件,坚持资金扶持和基金引导相结合,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扶持体系,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全过程,精准帮扶企业挖潜提质。

……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千企改造、一企一策,一个个部署、一项项措施,为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激活了内生动力,让项目生产建设步伐迈得更稳更优,传统行业改造升级效果明显,涌现出一批国家级试点示范——

力源液压、贵阳海信、航天电器、振华新云电子、贵州同济堂等5家企业获批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航天林泉电机等3家企业获批成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贵州源和药业高血压慢性疾病管理系统项目获批为国家2017年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黎阳航空、奇瑞万达等15家企业获批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

如今,贵阳市上上下下正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干,不断为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做贡献,全力打造贵阳工业升级版。

重点项目点击

项目名称:

航宇科技民用航空发动机精密制造技改项目

项目地点:

贵阳国家高新区

项目简介:

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是专门从事先进锻压技术应用研究与工程化应用研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贵州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国家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公司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66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主持编制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是国内首家具备航空军品环锻件研制与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是C919大飞机机匣环锻件唯一的研制单位。

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挂牌,现有员工306人。2017年,该公司作为贵阳市首批工业转型升级试点企业,以“调结构、补短板、增效益”为目标,新建一条民用航空发动机用机匣环件精密制造生产线,并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建设航空数字化智慧工厂。

通过改造,企业将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新增销售收入2.1亿元,材料利用率由8%提升到35%;产品设计周期减少50%,制造周期减少了66%,备件减少50%;研发周期缩短2至4个月,节省实验用原材料25%;产品质量从原有质量合格率88%提高到99%;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90%以上;提升生产效率55%以上。

企业将力争建成国内首个航空用金属材料热工艺数据库和材料特性数据库、“大数据+智能制造”数字化智慧锻造工厂,成为世界先进锻压技术应用研究领跑者。

项目名称:

贵阳顺络讯达片式电感器生产车间智能化改造项目

项目地点:

贵阳国家高新区

项目简介:

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上市公司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家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通过欧洲航天局等体系认证;通过了总装备部的装备承研承制单位资格审查,拥有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公司自主研发及生产的LTCC无源器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公司于2015年在高新区沙文园建成投产,不仅是华为、中兴、TCL等企业的供应商,也是国防电子元器件、射频、电源模组技术解决方案领域主流供应商,为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等领域配套,承担国家921、探月、雷达、导弹等重大工程和项目。

目前,企业正在实施“片式电感器生产车间智能化改造”项目,提升公司生产及管理效益,实现降本增效。项目分三期逐步搭建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生产管理执行系统(MES)和生产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MDC)、数字化工厂综合一体化平台等,从底层实现自动化获取生产及产品数据着手,到后期建设智能管理大数据分析平台,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实现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的目标。

项目名称: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项目

项目地点:

贵阳国家高新区

项目简介: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成员单位,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的骨干生产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国防科技工业二级计量站、国家认可实验室、四个省级工程中心,具有航空发动机整机研发、制造一体化能力。

今年以来,企业不断推进“大数据+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机匣分厂数字化制造系统机匣分厂通过建立完善生产信息化系统,运用大数据指导生产,推动实现智能制造。系统投用后,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到97%,生产成本下降了25%。

结构件分厂作动筒数字化生产线主要由数字化虚拟生产线、智能化实体生产线两部分构成。该生产线建成后,以前需要50多人同时操作,有31道繁琐生产工序的传统生产流程替换为仅用3人操作,通过3道工序即可完成的智能化生产线。同时基于数据,生产线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优化、自我执行,预计能够完成5000套作动筒的年生产目标。该项目突破航空发动机典型零部件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为其他部件数字化生产线建设积累了经验和数据。

项目名称:

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超大屏幕ULED平板电视产业化项目

项目地点:

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项目简介:

贵阳海信是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电视制造领域的翘楚,更是当前中国电视智能制造的“领跑者”,2016年被国家工信部评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2016年贵阳海信启动“千企改造”,实施“超大屏幕ULED平板电视产业化项目”。该项目投资约5000万元,通过建立以ERP、SCM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导入近30台智能机器人,升级改造11条产线,建成订单大数据(DM)、研发大数据(PLM)、企业资源大数据(SAP)、供应链大数据(SRM)、原材料大数据(WMS)和产品物流大数据(LIS)等系统,工厂人员由1000人规模压缩到500余人,节省了近5000万元的人工成本。

通过“大数据+智能制造”,线上一半以上的生产工序都采用了智能制造设计,装配速度提高30%到50%,精度也随之提高,实现了质量效率双提升,并形成了65英寸平面及曲面电视的生产能力。ULED平板电视产业化项目启动以来,海信电视机的产量一路飙升,仅今年5至10月,就为企业新增产值10亿元。2016年,贵阳海信及子公司产值首次突破60亿元。

目前,海信共有3座现代化厂房,3条模组生产线、3条整机生产线、3条SMT生产线、3条手插生产线;并计划投入约2000万元用于海信数字化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建设,探索和建立企业的智能工厂标准体系,实现智能制造的持续升级。

项目名称:

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经开区骨科中药生产基地项目

项目地点:

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项目简介:

“同济堂”是贵州中药行业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创建至今已有129年的悠久历史,是贵州省唯一获得国家授予《中华老字号》殊荣的医药企业,同时还是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

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经开区骨科中药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9亿元,占地面积272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项目投资主体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项目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忠德领衔负责设计,该项目从设计、建设、装修到设备的采购,全部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现代化设施设备,达到了国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水平。

项目GMP认证已于今年8月份通过,已投入试生产。项目将青海普兰特、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修文一厂的GMP改造全部统一在经开区布局。园区采取“一次规划、一步到位、总体实施”的模式,今年将实现年产值逾32亿元,预计在未来5年内实现50亿元产值规模,年税收预计达8亿元。

为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提高骨科中药生产基地资源利用率,公司还在厂区内建设了中药配送中心,通过“煎药服务+”互联网、物联网,构成现代化煎药服务平台,助力中国中药公司实现产值逾百亿元。

公司的主打产品“仙灵骨葆胶囊”销售额已过10亿元,填补了中成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空白,先后荣获“世界骨伤科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骨伤科协会”特别贡献奖等荣誉。

项目名称:

康师傅(贵阳)及百事系列饮品生产线建设项目

项目地点:

贵阳市白云区铝及铝加工基地

项目简介:

康师傅(贵阳)饮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是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的下属分公司。2013年6月,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与白云经开区签订投资协议书,在贵阳市白云区铝及铝加工基地投资建设康师傅及百事系列饮品生产线建设项目。

项目总投资1.08亿美元,项目占地169亩,建设碳酸、果汁、茶饮料、包装饮用水等系列生产线11条。项目分二期建设,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6亿元,年税收1.7亿元。

一期工程于2015年1月开工建设,得到了贵阳市委、市政府和白云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白云区成立专班对项目各个环节进行全程协调服务。一期项目建设周期比预定工期提前,于2016年12月竣工试产。

一期项目建成当今国际最先进的制瓶、灌装、包装全自动一体化生产线,投产1条水线、1条CSD线和1条BIB糖袋线,其中,碳酸生产线每小时可实现产量40000瓶,包装饮用水生产线每小时产量36000瓶。项目实际完成投资3.1亿元,主要产品有百事可乐系列、美年达系列、康师傅矿物质水系列产品,预计今年可实现年产值4亿元人民币以上。

项目专门投资200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能力可达2000立方米每天,采用行业先进污水处理系统,有效保障生产厂区和周边水质环境及空气质量。

二期项目计划于2020年建成茶饮料系列热充生产线,新增康师傅茶饮料生产线,扩大企业规模,满足市场需求。

项目名称:

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100万吨/年轻合金新材料项目

项目地点:

贵阳市清镇铝产业基地

项目简介:

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继与锦江集团合作成立贵州华锦公司后,以贵州分公司退城进园项目为基础,与锦江集团、贵州省产投公司和清镇市工投公司四方合作组建的合资公司,公司于2017年4月27日在清镇铝产业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100万吨/年轻合金新材料项目于2016年8月26日开工建设,2017年8月26日点火试产,是贵阳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性项目。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45亿元,项目总占地1900亩,建设规模为40万吨/年轻合金生产线(产能置换)、40万吨/年铝加工及32万吨/年炭素阳极生产线。将采用最先进的500KA节能电解槽和环保技术建设,吨铝节能达1000千瓦时,氟排放达世界先进水平。

一期建设内容包括1个电解系列、4套电解烟气净化系统、8套整流机组、阳极组装、厂外供电线路、厂外氧化铝输送管状皮带和其他生产及辅助设施。

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130亿元,工业增加值31.6亿元,创造税收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900余个,项目的实施可拉动产业链下游70亿千瓦时发电量和320万吨煤炭产能,带动下游铝工业园区的加工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梁婧 王丹丹 帅弋 黄菊/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