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政策【切换】 国际政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前沿

解读《昆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7-2020年)》

发布人:春秋智谷  /  发布时间:2017-11-12 14:44:31  

2017年9月6日,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昆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该计划围绕昆明市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开启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制定了到2020年昆明科技创新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了建设路径和重点任务,标志着我市将以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优先战略。

一、 《行动计划》起草背景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衡量一个城市创新能力的4个核心指标中,我们昆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与发达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全社会R&D投入强度较低。二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闲置率较高,“孤岛效应”明显。三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四是科技创新型产业还未形成。为此,市科技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昆明实际,围绕问题导向,起草了《行动计划》,力求解决我市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问题和补齐短板。

二、 《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建设“一市一中心”战略目标,依据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不同特征,提出“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科技创新为昆明提供经济发展新动能、产业发展新模式、创新发展新生态”的总体思路。

第二部分 工作目标:除了提出昆明到2020年,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作用越来越强,R&D投入强度达到2.5%的指标外,还明确了全市科技创新在2015年的基础上实现“四个翻番”的具体指标,即:“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578家发展到1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从2015年1156.23亿元发展到2000亿;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从2015年2156.74亿元发展到4000亿;科技孵化器面积从2015年的91万平方米达到150万平方。各类科技创新要素实现集聚倍增,科技创新型产业产值和营业收入的增速达到全市GDP增速的2倍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以上,科技创新型产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额度提升1%,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综合排名逐年提升,科技创新中心构架基本达成。”的8个核心指标。

第三部分 建设路径和重点任务:提出了“4686”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即:实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等四大工程、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暨昆明国际科技创新高地”等六大科技创新聚集区、搭建“科技创新大数据平台”等八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等六大科技研发中心。

第四部分 保障机制: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保障、创新联动机制、强化宣传引导和加强督查考核五项保障机制,为昆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一市一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 关于“4686”行动计划

实施四大工程: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工程和科技创新型产业培育工程。

打造六大科技创新产业聚集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暨昆明国际科技创新高地(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云南滇中新区、经开区)、昆明国际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聚集区(盘龙区、呈贡区)、昆明国际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呈贡区)、科技创新型产业聚集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高原特色农业聚集区(晋宁区、东川区、石林县、宜良县、富民县、禄劝县、寻甸县)。

搭建八大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大数据平台、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国际科技人才培引平台、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科技金融结合平台、科技文化融合示范平台。

建设六大产业创新研发中心:生命科学与大健康产业创新研发中心、信息产业创新研发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研发中心、新能源产业创新研发中心、新材料产业创新研发中心、特色农业与特色资源创新研发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当前,从全球范围看,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 在这样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昆明市科技创新工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行动计划》的保障下,书写出新的辉煌篇章,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