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政策【切换】 国际政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前沿

苏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发布人:春秋智谷  /  发布时间:2017-11-13 10:02:40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根据《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十一五”是苏州科技创新快速发展,创新成果大量涌现,科技进步最为显著的时期。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积极实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努力推进“三区三城”建设,科技创新核心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支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成效明显,适应市场机制和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格局初步形成;全社会重视科技、崇尚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企业创新活力迸发,创新支撑环境改善,创新型城市建设良好开局;在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中,综合评价连年位列第一。
  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1.46%提高到2010年的2.3%,2010年投入突破200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87%。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从2005年的6780件、3315件提高到2010年的7.7万件、4.6万件,总量分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和第二位。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达到968家和79家,分别占全省的26%和61%;企业承担部、省科技项目能力增强,2010年争取上级科技经费7.58亿元,全市近80%的本土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
  人才集聚优势日益凸显。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04.9万人,户籍人口每万人拥有人才数1645人,在全国同等城市中位居前列。引进海外人才数累计超过5500人,纳入国家千人计划、省高层人才引进计划的人数连续四年名列全省第一。
  高新技术产业提质增速。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值从2005年308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902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6.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战略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1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近29%。
  科技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苏州科技城、昆山阳澄湖科技创新区为代表,县区重点布局、梯度推进建设的一批科技创新园区;昆山高新区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中科院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建成验收,中科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建设进展顺利;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从3家增至22家,全市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企业院士工作站342家;引进内、外资研发机构分别达149家和357家;全市建有各类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48家,孵化面积达29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十一五”期间政府先后出台鼓励自主创新政策、引进科技领军人才政策、调整完善科技奖励政策、率先在省内推出科技金融结合政策,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社会氛围显著改善,科技创新软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落实各类科技政策为企业减免税收33.5亿元;全市聚集各类创业投资机构60余家,占全省的50%,管理风险资金规模达350亿元。
  总体看,“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五大类主要发展目标全部实现,为进一步引领转型升级和支撑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十一五”,苏州科技创新实践的基本经验是:发展思路上确立了“四项理念”,即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首要保障、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型升级的第一方略。发展方针上做到了“四个坚持”,即坚持科技创新融入发展大局、坚持创新发展前瞻性部署、坚持科技资源整合和工作集成、坚持科技管理不断创新。发展路径上综合运用了“八项手段”,即实施科技计划、落实科技政策、培育引进领军人才、推进产学研合作、组织科技示范工程、加大科技奖励力度、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发展科技服务业。
  “十一五”科技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亟待增强。原创性技术成果缺乏,创新资源支撑能力不足,发明专利占比偏低,企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新兴产业竞争优势有待形成;产业结构价值地位亟待提升。制造业层次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和利税率偏低,创新型科技企业占比偏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科技领军型人才数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不适应;创新创业支撑环境亟待优化。创新文化氛围亟待形成,科技服务体系有待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
  (二)“十二五”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势
  金融危机后,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全球经济进入增长放慢、模式调整、竞争加剧时期,依靠科技破解发展难题的任务更趋紧迫。
  1.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后危机时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突破作为走出危机、促进发展的关键举措。代表世界新科技革命主要方向的前沿技术发展迅猛,交叉融合加快,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周期缩短,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科技全球化迅速拓展、人才竞争阶段提前、技术贸易措施成为主要非关税壁垒,已成为新形势下科技发展的特点,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苏州,必须顺应形势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全面提升在全球经济体系和国际分工体系中的竞争能力。
  2. 科技创新面临转型升级重大挑战与机遇
  苏州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人口密度、环境容量、土地开发强度等资源承载力都已接近上限,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逐渐衰退,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由主要依靠物质消耗、学习模仿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苏州的发展阶段和现状决定了必须把握机遇、超前谋划、高端布局,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发展活力,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新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3.建设创新型城市迎来科技发展新契机 
  苏州已确定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科技步入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实现城市发展转型,摆脱粗放型增长模式,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必须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幅增加科技创新的有效供给,引领和支撑产业结构调整,集聚新人才、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城市,再造发展新优势,构建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模式,步入科学发展轨道。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三区三城”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突破,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与结构双提升;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弘扬创新文化;围绕科技服务民生,加强科技资源开放统筹,促进科技惠民富民,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1.自主创新,重点跨越
  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支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基本建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在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前瞻布局,以纳米技术为苏州未来产业发展的先导技术,重点推进其与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叉渗透,促进各项新技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应用突破,成为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标志,引领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跨越。
  2.统筹布局,整体推进
  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十二五”科技规划总体目标,加强各级规划布局,强化市、县联动,积极构建既开放互联,又各具特色的创新区域群体;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目标,引领各级各类开发区推进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二次创业”,实现开放优势与创新优势的有机结合,推进开发区向科技创新园区转型升级;大力引进境内外研发机构、大力集聚和发展创新研发类企业,形成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宏大技术研发群体;中心城区要大力发展各种新业态科技服务产业,形成与其它区域协调发展的自身特色。 
  3.开放合作,市场导向
  发挥对外开放优势,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科技合作,重点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工艺装备,着力引进世界知名大学、高水平研发机构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高端制造企业,强化苏州对国际创新资源的承接与融合能力,集成境内外优质科技资源,整体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坚持市场需求拉动产业发展,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产业技术政策导向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强产业布局和科技资源整合,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的有效推进机制。
  4.人才优先,以用为本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思想,将科技人才工作贯穿科技创新各个环节,强化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发挥人才团队的倍增效应,以人才结构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要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升级需求开展人才引进,鼓励和推进国家级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企业重大研发机构、各类创业孵化机构搭建人才创新创业的平台,健全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完善和落实发挥人才作用的各项激励政策。
  (三)发展目标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创新引领”,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效益高、创新辐射面广、示范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创新环境优越、创新人才荟集的科技创业首选城市,创新研发活跃、竞争优势突出的创新型企业云集之地,创新机制完善、创新驱动强劲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沃土,打造“创新苏州,创业天堂”的城市创新品牌;科技综合实力省内领先、全国先进,主要创新指标率先达到世界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为“三区三城”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投入稳步增加
  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在“十一五”期末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3%以上,其中企业投入的比例达到90%以上;进一步完善扶持和鼓励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新一轮落实科技创新政策的专项行动;全市创业投资机构超过100家,管理资金在“十一五”期末基础上翻两番,超过2000亿元。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制定有自主知识产权支撑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0项以上,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标准,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程度和规模企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达到80%以上,争取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等工作机构数量位于全省前列;专利申请总量居全国前列,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达550件以上,年授权发明专利在“十一五”期末基础上实现翻两番,超过5000件,国际PCT专利达到400件;承担国家、省科技项目能力不断提升,项目数量和获得经费以高于20%的比例增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对外技术依存度明显下降。
  ――产业科技水平持续提高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十一五”期末基础上翻一番,超过20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左右;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超过38%;新兴产业初步显现特色,产值在“十一五”期末基础上翻两番,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增长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十一五”期末基础上翻一番,累计达到2000家,各级创新型企业超过1000家;全市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10家,年销售收入达10~100亿元的行业骨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
  ――科技领军人才加速集聚
  “十二五”期间,新增包括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和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内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000名,造就一批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科技企业家,实现人才结构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协调。
  ――创新载体建设全面推进
  各县、区均建立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园区,形成创新研发产业集聚和新兴产业集群,积极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核心区;“十二五”期间,新建2~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机构,新建200家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各类创业服务机构达60家,孵化面积超400万平方米,科技骨干服务机构达到200家。
  ――科技支撑能力快速提升
  科技创新支撑民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能力显著提高,在农业科技、资源与环境、循环经济、重大疾病防治、公共安全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示范工程,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城乡自然资源支撑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显著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附表:        “十二五”科技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三、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全市科技发展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总体部署。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一条主线。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城市。 
  ――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科技惠及民生两个重点。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科技支撑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加快重点领域规划布局,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创新产品,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围绕城乡可持续发展和民生重大现实需求,组织实施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提高城乡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水平,加快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狠抓“创新型企业、领军人才、科技金融” 三大关键环节。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行业领先的地标型创新型企业,建设规模宏大的创新型企业群体;积极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和“1010人才工程”,引进、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及团队,构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优势;以打通科技企业融资通道为中心,创新科技金融,活跃资本、股权市场,打造“科贷通”系列化服务品牌。
  ――完善四项科技运行机制。以健全技术创新链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源头开发,加大科技成果培育、引进和要素整合,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以鼓励支持企业创新为目的,优化政策功能和加强政策落实,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激励机制;以知识产权生产、利用、保护为主线,不断提高专利质量和发明专利占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机制;以扩大国际科技合作和产学研合作规模为手段,服务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机制。 
  围绕四个层面,明确以下重点任务:
  (一)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支撑经济转型发展
  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结构双提升,全力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量规模翻番。全市形成沿沪宁线(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万亿级,沿长江(张家港、常熟、太仓)、沿苏嘉杭(吴江、吴中、相城)两个五千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 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新型平板显示、战略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软件与集成电路、融合通信、高技术服务等八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优化提升,重点加强高端装备、重大整机、关键功能部件的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和集成制造;着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高成长的产业或产品,促进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快速发展,围绕前沿基础技术、工程化关键技术、重要目标产品、重大产业化工程四个环节,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研发机构、创新人才团队为支撑,组织实施2000个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其中1000项争取列入国家、省级重大科技计划。 
  1.突破新兴产业关键技术
  坚持“高起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原则,注重各领域产业链构建与关键技术创新研发的前瞻布局,争取在纳米技术应用、小核酸药物、微纳制造、融合通信共性基础材料等方向取得重大创新性技术突破,在新型平板显示、新型医疗器械、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等方向取得群体性技术突破。围绕纳米前沿领域和六大新兴产业领域,将重点开展116项关键技术研发攻关、112项目标产品的开发研制和65个创新载体建设(具体见附件)。
  (1)纳米技术及相关产业
  “十二五”期间重点做好纳米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前瞻性战略布局。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区, 以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江苏省苏州纳米科技创新平台为主要技术支撑,全力推进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纳米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加强基础研究、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推进的整体规划与布局,构建纳米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研发和技术服务支撑体系;重点开展纳米新材料、纳米光电子、纳米生物医药、微纳制造和纳米节能环保五大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以纳米技术为纽带的高性能纳米新型功能材料、半导体照明、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纳米生物医药、微纳制造与系统、纳米技术环境检测与治理等七大产品群,推动建立相应的产品标准、测试标准和安全性评价标准。
  (2)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
  围绕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三大重点,推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太阳能光伏领域,加强太阳能光伏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下一代核心技术、关键材料与设备的研究与攻关。突破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低成本产业技术瓶颈,实现产业升级及大规模产业化;攻克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工艺技术,实现自主设备的研发制造和批量化生产;力争新型高效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材料和结构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太阳能光伏的应用示范,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电力入网技术、设备开发,打造一批光伏屋顶示范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示范。
  风电装备领域,以MW级风电整机机组和主控系统等关键部件为突破口,加强自主设计和研发制造,提升我市风电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掌握2兆瓦以下风电机组整套产业化技术并形成规模生产;攻克2~3兆瓦风电机组和核心部件关键技术并实现批量生产;支持近海风力发电材料技术、成套设备、施工装备的研究开发,研制3~5MW海洋风电装备。
  新能源汽车领域,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模块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推进我市混合动力、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开发与商业化应用。以工业园区海格新能源客车研究院、张家港市江苏省锂离子电池材料重点实验室等为技术依托,加强新能源汽车整车的优化设计和轻量化技术、规模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技术研发;加强大功率锂离子电池及其管理模块生产技术研发。
  (3)新材料产业
  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所需的关键新材料,开展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器件、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等技术研发。重点突破半导体材料核心技术,加强蓝宝石晶体、氮化镓单晶、衬底、外延制备技术的研发;支持高纯度金属有机源(MO)、光刻胶、电子化学品、电子浆料等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培育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以及集成光学芯片中的微纳电子材料技术;加快推进常熟、吴江等地碳化硅、对位芳纶、聚苯硫醚、光纤、碳纳米管等高性能新型纤维材料的产业化。
  (4)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
  以昆山市和工业园区为重点,依托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小核酸技术研究所等研发机构的技术支撑,着力攻克小核酸核心技术,加快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类药物的开发。加强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一批新型疫苗和基因工程、多肽类药物及干细胞治疗技术;加强化学新药的筛选、发现、设计、合成等技术研究,开发一批早期诊断与治疗重大疾病的创新化学药物及医药中间体;继承和发展“吴门医派”名医名方特色,开发一批现代中药、复方制剂和创制新药;以高新区为核心区,依托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和江苏省苏州医疗器械产业园,发挥苏州电子信息与精密制造产业优势,开发研制一批中高端数字化医疗仪器关键核心器件与设备,加强开发面向公众健康的普适化医疗服务技术及产品;加快吴中区、太仓市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产业发展,做强做大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
  (5)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发展节能装备、节能产品、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环境监测仪器、环保材料和环保药剂等六大产品集群。全面提高节能与环保技术服务水平,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开展污水处理、大型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城市垃圾、危险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加强中新生态科技城、苏州国家高新环保产业园、中节能苏州环保产业园、光大静脉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形成集研发、试验、生产、销售、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低碳经济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软件和集成电路、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
  软件和集成电路领域,依托国家软件产业园(工业园区、高新区、昆山市、太仓市)重点加强自主开源操作系统、中间件、信息安全技术开发,加快发展嵌入式软件及其在现代装备、电子信息产品中的应用技术,支持系统集成和行业应用软件等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加强数字内容处理、软件外包服务等共性软件技术研发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加强90纳米及以下微细加工技术和SoC设计技术研发;大力发展适应更高要求的高密度、高频、大功率、高可靠性、低成本封装技术和高速、高可靠性、高效率的测试技术;加快集成电路专用设备、仪器及材料的关键技术研发。
  智能电网和物联网领域,在输变电侧加大面向特高压的试验、状态检测及计量设备、变压器、智能变电站、超导超高压电缆等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在用户侧加强新型配网自动化设备、智能开关设备与系统、数据中继器与集中器、智能电表、智能断路器、智能传感与控制器、智能家电、电能使用管理及数据处理软件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群开发,抢占智能电网“最后一公里”市场份额。
  重点发展与物联网产业链紧密相关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四大领域核心技术,着力打造物联网核心产品及服务的产业集群。依托昆山传感器等产业基地,发展物联网相关支撑产业,支持传感器件、集成电路、融合通信设备等技术和产品研发,打造良好的支撑环境;围绕物联网应用示范,支持典型行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及大规模产业化的技术应用开发,推进物联网在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上的应用发展。
  新型平板显示领域,以昆山市、工业园区为重点,依托江苏省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研究院的技术支撑,重点推进TFT液晶显示产业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在发展壮大产业中下游面板、模组及应用产品的同时,加强产业上游显示材料、元器件的核心技术及关键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攻关,打造完整产业链;以昆山光电产业园为基础,江苏省OLED显示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为技术依托,促进OLED有机发光显示产业保持和扩大技术领先优势,大力推进成果产业化,以大尺寸OLED为突破口,重点加强上游关键材料、量产核心设备与配套关键材料及器件的研发与攻关,加快OLED规模生产线建设并实现量产。
  (7)高端装备产业
  重点发展机器人、数控机床、新型纺织机械、极端制造(微纳、宏大制造)、智能化工程机械等五大智能装备。以沿江各市(张家港、常熟、太仓)为主,积极承接上海重型装备制造业的辐射和扩散,打造以大型主机为龙头、专业配套齐全、上下游延伸、规模效应突出的智能装备产业链,带动我市装备制造业整体向高端攀升。以整机制造、成套设备和核心功能部件为发展方向,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培育和发展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市场竞争力强的重大目标产品及其相关产品集群。
  2.支撑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以现代科学技术支持现代服务业向高端环节升级,推动高技术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创新高技术服务为特征的新兴业态,重点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研发设计、软件开发、检测认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努力做大科技服务业规模,塑造“苏州服务”品牌。
  强化信息技术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以互联网增值服务为重点,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和软件服务、动漫游戏和数字媒体及影像出版、电子商务、金融咨询信息服务、技术知识与业务流程服务等五大信息服务领域;加强工业园区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服务中心建设,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基础。
  实现软件开发和生物医药技术外包服务翻番增长。进一步做大做强国家软件园基地,加快建设昆山花桥、太仓、工业园区金融、物流、数据灾备外包服务基地,努力做大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规模;扶持发展高新区、吴中、太仓等药物、医疗器械研发技术外包服务基地,积极开发药物临床前研究、安全性评价、动物实验、医疗器械设计等外包服务技术,建设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生物医药研发技术外包服务产业。
  努力建成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基地。以工业园区、高新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为核心,以中心城区为重点,促进科技咨询、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加快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建设太仓LOFT工业设计园和国际外包服务园、吴中电子商务产业园、平江科技服务广场等重点科技服务载体,形成核心区域为先导、重点机构为支撑、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的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发展格局。
  3.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贯彻国家、省产业振兴规划精神,重点扶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工、纺织、冶金和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科技支撑传统产业节能减排的能力,发挥江苏沙钢研究院等省级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引领作用,抓住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高工业余热利用、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发展绿色制造;提升科技支撑传统产业信息化的能力,发挥常熟市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的示范作用,鼓励企业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和集成应用,推进传统产业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模式,大幅提高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支持有条件和基础的企业交叉渗透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借鉴江苏梦兰龙芯、太仓香塘集团等企业的示范作用,实现跨业转型,开拓新的发展空间;鼓励行业骨干、龙头企业高端化发展,推广盛虹、苏净、好孩子等企业依靠高起点定位的企业研究院创新发展的思路,努力攻克和掌握产业链核心技术,占据产业价值链高效益环节,引领制造业高端发展,提升传统产业创新能力。
  (二)促进科技惠民富民,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把科技惠及民生置于科技发展的重要地位,实施“科技惠民惠农双百工程”,按照10个科技示范工程领域分类(具体见附件),组织重大农业科技项目100项、重大民生科技项目100项,为加快提升我市城乡一体化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1、支撑农业现代化
  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在节地节水节肥型生产技术体系、动植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农产品与生物农药和饲料、食品储运保鲜与安全、农业现代装备与智能化等领域,开展具有应用前景的基础性研究;加强优势特色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集成配套技术示范,引进推广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围绕我市优质水稻、园艺(蔬菜)、生态林地、特色水产“四个百万亩”的产业布局,发挥市农科所、水产所等农业科技研发机构的技术服务支撑作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业链和产业链的形成与融合发展,大力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型企业、科技型合作社、科技超市等创新载体建设,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带动农民致富能力。
  加强新品种培育与品牌建设。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大力支持能明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优质高产抗病高效专用新品种的培育;积极研究有利于开发优良种质资源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育种技术,加强地方名特优优良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品牌建设工作力度;突出扶持地产优良畜禽种质资源、特种水产品种质资源、“水八仙”、“旱四宝”品种以及名特优林果茶,争取地方农产品原产地产品注册数量明显增长。
  支持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围绕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需求,以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农业生态环境修复、农民创新创业为重点,加强生态农业、绿色能源、清洁家园等先进适用技术的科技攻关和集成应用;积极示范推广生活垃圾及污水无害化处理、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测土配方精确施肥、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农田节氮控磷、农田径流氮磷生态拦截与农药安全施用及残留降解等农业清洁生产新技术,支持城乡一体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推进“智慧苏州”建设
  加快推进传感网、融合通信、云计算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普及,构建与智慧城市相配套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和智能服务体系。加快区域网络互联中心、公共数据中心、云计算技术服务中心、公共应用推广中心等载体建设;推进智能交通、智能城管、智能治安、智能环保、智能应急指挥和智能行政服务等公共管理先进支撑技术的应用,实施精细化、精准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部件管理;初步实现对全市水、气、声、光、道路、桥梁、车辆、危险品、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的实时动态监测和智能化控制;推进智能旅游、智能校园、智能医院、智能社区和智能家居建设,推动网上购物、娱乐、通讯、教育等普遍进入家庭,电子商务达到国际先进城市水平。
  3. 支撑“平安苏州”发展
  加强公共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开展“科技强警”创新示范,实施城乡公共安全事故防范和社会治安监控与处理的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开展食品安全相关检测分析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应用示范,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与应急处理预案等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为建设“平安苏州”提供技术支撑。
  4. 提升“健康苏州”水平
  加强重大流行疾病、人畜共患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的关键技术攻关;加强高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职业病、慢性非传染疾病、老年疾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治技术研究;强化中药现代化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关键技术开发;注重预防、康复、急救及保健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突出意外伤害、生殖与妇女儿童健康、环境因素致病、精神性疾病等临床应用技术的研究。
  5. 助推“生态苏州”进程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依托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重点项目,组织实施技术示范工程,为建立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提供科技保障。
  能源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领域。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试点工程;实施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业过程低温余热的高效回收、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等关键新技术的研发与工程示范;重点推广行业清洁生产工艺及“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攻克废物和废旧产品综合利用技术,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支持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等低碳技术的应用,推进节能减排和降耗。
  生态环境领域。支持“蓝天工程”实施,开展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及水、气等污染源的治理技术研究,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的清洁生产水平;研究开发和应用各类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农作物秸杆和畜禽粪便的处理技术、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卫生填埋技术、焚烧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有效控制二次污染,保护环境安全。
  水资源领域。重点开发高耗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技术,水环境生态化代谢系统构建技术及成套装置;建立包括节水技术、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水源污染控制技术在内的技术支撑体系。
  6. 营造“创新苏州”氛围
  大力弘扬创新文化。构建和倡导创新文化的价值体系,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形成全社会竞相创新、崇尚科学、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浓厚氛围;弘扬“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树立创业勇气、创新锐气、创优志气,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和创造活力;切实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让各类人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大力宣传科技实践、重大科技成果和典型创新人物,表彰和奖励科技创新功臣。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科学普及是传播创新文化的重要渠道,为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贯彻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着重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普及科技知识,积极开展科技拥军、科技下乡等活动,广泛传授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到“十二五”末,全市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提高到发达国家本世纪初水平;以提升科普能力为核心,以资源共建共享为抓手,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全市建成国家、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场馆180家,各级科技教育特色学校120 所,10米以上科普画廊1000座;全市科普工作志愿者超过4万人;巩固市、区(五市五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区)成果,力争50%以上社区建立“社区科普惠民服务站”。  
  (三)健全自主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成效。 
  1、打造创新示范园区
  以创新园区为主要载体,积极参与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拓展和提升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苏州科技城、昆山阳澄湖科技园区等创新园区核心区地位,率先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园区;各市、区要以创新园区建设带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梯度跟进,加快集聚研发型企业、集聚新兴技术、集聚高层次人才、集聚科技金融服务,将创新园区打造成为“人才、技术、产业”制高点,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技术优势和产业辐射的重要“策源地”, 带动开发区加快从形态开发向自主创新、特色开发、功能提升、结构优化转变,到2015年全部转型为创新园区。
  2、培育自主创新企业
  持续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实施“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工程”。进一步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重点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以掌握自主技术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品牌竞争力;支持国内行业实力位居前列的优势企业转型升级,率先成为拥有“产业核心技术、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高层次创新团队、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企业后备军。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形成10家百亿元级创新型企业、300家创新先锋企业、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民营科技企业等四个创新型企业梯队。
  培育建设企业研发机构。重点建设一批代表国家级、省级水平的企业研究院和重大工程实验室;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80%以上的主要骨干企业都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或重点实验室;力争80%以上的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都建有内部研发机构。鼓励各类外资企业引进或建立本土研发机构。
  壮大研发型企业集群。至“十二五”期末,依托各类创新园区、创新创业载体,集聚以创新研发业务为主体的各类研发型企业5000家以上,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共同形成与高端制造产业相呼应的创新研发产业集群。
  3.建设科技创新载体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点建设一批重要科技研发和服务载体。
  重大研发机构。全力推进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二期建设;在提升江苏省先进钢铁材料研究院、江苏省(龙腾)平板显示技术研究院基础上,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按照研发设施国内一流、研发水平国内一流的标准,新建10~20个省、市级企业重大研发机构;积极启动和推进江苏省苏州纳米科技创新平台、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医疗器械研究院等产业技术重大研发机构的建设,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技术研发平台。提升纳米技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工程研发能力,新建2~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机构;主要依托企业,新建200家省级及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开展产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增强创新能力。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升级,新建、整合和提升一批研发设计、分析测试、试验验证等面向产业共性技术的服务平台,实现上述产业的全覆盖;围绕科技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推进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风云在线软件服务化平台、国科数据中心、电科院超高压电器检测服务平台、吴中动物实验服务平台等骨干服务机构的发展,优化创新环境。
  科技创业服务平台。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作为集聚创新人才、培育新兴产业源头企业的重要载体,按照多元化、网络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加强孵化能力建设,健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孵化服务产业链,完善“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创业投资”新型孵化服务体系,努力提升科技创业服务水平,使苏州成为科技创业的首选之地。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科技孵化器总数超过60家,总孵化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4000家。
  4.优化科技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苏州科技广场建设,集聚全市科技服务资源,形成人才服务、技术转让、科技咨询、科技信息、成果转化、投融资、知识产权、检验测试、大型仪器共享等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体系,打造知名的科技服务品牌;发挥科技中介与各创新主体的联结作用,形成组织网络化、产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壮大一批技术咨询、科技评估、技术交易、创业融资、成果转化服务、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骨干科技中介机构,为区域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高品质服务。
  5、夯实成果转化基础
  大力培育创新源。大力推进和支持在苏高校、科研机构、大学研究院的科技创新,以纳米科技、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创新学术思想、创新学科体系、创新科研方法,努力在基础性、前瞻性技术领域取得一批重点原创性成果,引领相关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在苏高校、研究院所将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与苏州新兴产业发展相衔接,逐步成为产业原创性技术成果的输出基地;鼓励高校通过合作研发、技术转移、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式,将高校科技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有效对接,并积极探索在以科技成果入股的企业中,实施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激发科技人员(团队)和管理人员开展自主创新和实施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及其研发机构积极与本领域技术领先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实行产学研合作,提早对接产业前沿应用技术、基础性研究成果,合作开展工程化研究,积极将原创性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新兴产业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和发展“科技镇长团”、“研究生工作站”、“创新驿站”“企业科技行”等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部门转移;发挥央企、军企技术装备优势,着力加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合作,推动共建创新平台,助推苏州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优先支持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与优势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企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合承担科技项目、开展技术研发、制定技术标准、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组织实施“产学研百千万工程”,到2015年全市合作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达到100家,建成政产学研联合体1000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000项。
  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充分利用我市对外开放、先期发展的优势和经验,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空间,做好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支持科技型企业“走出去”,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引进全球先进技术、吸收全球先进成果;吸引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走进来”,鼓励跨国公司在苏设立研发机构,与我市研究机构、企业形成密切的技术关联;鼓励我市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大型科技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提高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强化人才和科技金融,增强科技发展动力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苏州打造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人才高地和最具吸引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城市;深化科技金融创新,积极构建多元化科技融资体系,支撑战略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
  1.建设领军人才高地
  实施“1010领军人才工程”。贯彻“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深入推进《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继续办好“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大力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掌握关键技术的高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引领和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到2015年,市县两级力争引进和培养3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重点支持1000名,其中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新增超过50名,力争累计达到100名;入选省“双创”人才引进计划累计达到400名。
  以人才结构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十二五”期间,着重围绕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点优化国家、省级重大研发载体的人才结构,实行“人才、平台、项目”有机结合,组织开展高端创新研发活动;着重依托科技创新园区、各类创新型企业集聚高端人才,针对战略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和建设创新人才团队,打造人才高地,依托人才优势支撑和再造产业新优势。
  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服务。推进各级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建设,努力为高层次人才来苏创新创业提供功能齐全、水平专业、标准规范的一站式、全过程服务。按照《苏州市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待遇暂行办法》政策,落实高层次人才在居留、出入境、落户、资助、薪酬、医疗、社保、购房、税收、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举措,妥善解决引进人才在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组织高层次专家开展技术研讨交流和各类咨询服务活动,主动为各类人才提供学术服务,营造学术氛围。
  2、深化科技金融创新
  实施“科技金融结合工程”。加快构建以财政科技资金为引导,企业为投融资主体,金融信贷、上市融资、股权交易、风险投资为重点渠道,科技保险、融资担保、质押借贷、信用评估为服务支撑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深入开展科技金融结合试点。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围绕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通过创新投入方式和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立“投、保、贷、中介服务”四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组建科技金融服务联盟,加强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
  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贯彻实施《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在苏银行建立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科技信贷专业机构,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信贷原则,积极提供科技信贷支持;完善和做大银行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和企业科技项目贷款贴息规模,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深化科技保险试点 ,推进科技专家参与科技型企业贷款项目评审,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多方参与打造“科贷通”系列科技金融服务品牌,力争“十二五”末,全市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达1000亿元。
  加强资本市场融资和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建设苏州产权交易市场,推动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并购,加速资源优化整合;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争取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开展“新三板”代办系统试点,大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改制上市进程,支持科技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争取培育5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股权代办系统上市;加快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创新型信贷产品,探索利用债券工具和信托工具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形式和途径。
  发展壮大风险投资。吸引民间风险资金和国内外一流的创投机构向苏州汇集,进一步扩大我市科技创业与风险投资规模;倡导和支持创投机构积极开展面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业务,鼓励开展创业风险投资战略合作,联手创业孵化机构共建“天使基金”,共同做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风险投资规模;以财政引导资金结合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对创投企业投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实行政策性风险补偿;鼓励创投协会组织创投企业规范、自律、健康发展,探索与银行、担保、保险、信托机构,开发投贷联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新业务。到2015年,全市创业与风险投资基金规模达2000亿元以上。 
  四、规划实施措施
  科技创新是一项繁重、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十二五”时期科技创新要从政策引导、战略布局、人才集聚、金融支撑、技术路线、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统筹组织实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科技管理水平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落实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扎实做好全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工作,继续保持全国科技考核先进市。
  科技管理工作要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主动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经济转型的需要,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中心,努力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水平;加强科技工作的宏观统筹,建立科技部门与市、区的工作会商制度,完善科技部门与其他部门在政策制定和工作协同方面的协商机制;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以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为纽带,形成各级科技部门目标聚焦、资源集聚、工作集成的联动机制;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规范竞争、行业自律为导向,推动科技型企业纵向整合,横向联合,协同发展;加强科技工作组织方式创新,推动重大研发载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各类创新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完善科技计划体系,研究制订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 
  进一步修订、完善鼓励科技创新政策,组织实施新一轮科技政策落实专项行动,不断扩大享受税收优惠企业的覆盖面,为创新型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继续做好享受政府采购扶持政策的自主创新产品申报,实现产品数量翻番增长。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形成多元融资格局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市和各县(区)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年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加强绩效评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
  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以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为重点,全面推进科技政策、产业政策落实,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强科研攻关创新能力;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与销售额比例力争达到1.5%,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切实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企业获得的政策性资助经费要继续用于研究开发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制定并推进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
  (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激励科技活力
  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的建设,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的作用,强化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有机衔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联合协作网络,建立健全重大案件会商通报、信息沟通、案件移送制度,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建立健全全市专利、版权行政执法队伍,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增强执法能力,保护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监督,完善重大案件披露制度,推进知识产权公开执法;积极开展知识产权预警分析和维权援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维权援助机制,畅通维权渠道,鼓励引导企业、行业建立知识产权维权联盟,推动市场主体特别是外贸企业和中小企业依法联合维权。
  加大对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的扶持力度,激励知识产权大量涌现,实现发明专利申请量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量和著作权登记量翻两番,商标注册量显著增长;大力支持企业积极申请国际PCT专利,国际PCT专利翻一番,占全省比重力争保持在40%以上,促进企业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占领国际市场;鼓励引导企业创制和采用先进技术标准,支持重要标准研究,对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示范推进工程,推进1000家企业贯彻实施《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着力培育国家示范性知识产权优势中小企业集聚区;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创业,积极建设创意产业、软件产业、特色版权产业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基地;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快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建好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围绕我市六大支柱产业和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知识产权,实施500项重大自主知识产权推广运用计划。
  (四)完善科技运行机制,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完善科技创新综合协调与统筹机制。优化区域创新布局,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创新基础,加强工作部署,增强区域创新优势发挥;加强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的协调互动;引导全社会增加创新资源投入,建立完善的创新要素市场调节机制,简化科技型企业开办、转让、重组并购、投融资等手续,促进科技资源充分释放,促进各类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坚持以应用为导向,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强化对科研质量、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成熟程度及转化情况、持续创新能力、人才团队培养的考核评价,发挥专业机构和专业学术团体作用,形成有利于调动各方创新活力与积极性的科技评价体系;加强科技信用评价,结合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加强评审专家、项目负责人、中介机构的诚信建设,建立信用评价档案,提高科技评价的公开性和科学性;强化创新绩效评价,完善科学发展和科技进步相关统计监测,发挥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园区、创新型城市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