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政策【切换】 国际政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博览

南美奇迹看秘鲁

发布人:春秋智谷  /  发布时间:2017-11-21 17:24:06  

   虽然2012年金砖四国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较为黯淡,但另有一些新兴市场经济运行则较为平稳,成为新亮点。秘鲁就是典型代表。从2001年托莱多政府执政开始实行“恢复经济政策”至今,宏观经济运行平稳,2004年GDP增速高达7.8%,2006年、2007年创纪录地攀至8.9%和9.8%。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秘鲁在2008和2009年仍保持6.5%和3.4%的增长,增速位居新兴市场前列。2010和2011年,秘鲁经济增速迅速反弹至9.2%和5.5%,国际评级机构纷纷提升了秘鲁的主权评级。

  近十年来秘鲁能成就南美经济奇迹,凭借的是因地制宜的经济政策、注重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本国资源优势、凭借丰厚历史文化遗产全力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自由贸易、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努力。

  秘鲁政府一直重视扶持中小企业。2001年,托莱多政府实行“恢复经济政策”,执行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加大公共投资力度并积极鼓励私人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拉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为大批中小企业的生存提供了机会。总数达85.3万的秘鲁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中流砥柱,从业人数占了全国的77%。秘鲁政府长期对小企业实行减免税收政策,并对其进出口业务给予各种鼓励,支持银行系统对小企业发放优惠贷款,并由政府向中小企业提供出口信贷保险。

  秘鲁政府近十年来实施了社会计划、投资措施和一系列扶持政策,逐年增加用于社会发展项目的资金投入,通过保证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推动全国贫困人口比重不断下降。2005年贫困人口比重曾高达48.7%,在随后五年内降幅达13.9个百分点,超过了拉美领头羊巴西的10.5个百分点和委内瑞拉的9.5个百分点。秘鲁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能源、农业和渔业资源优势,金属矿资源和产量名列世界前列;石油、天然气、森林、水力和海洋资源也极为充沛,采矿工业体系较为完备,加之其气候宜人,吸引了全球著名的矿业公司大举进驻,资源性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秘鲁印加文化遗产丰富,旅游业高度发达。2011年,秘鲁的旅游业增长13%,是全球旅游业平均增速的四倍。2006年秘鲁与美国和加拿大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全球金融危机后秘鲁政府决定加大贸易的开放程度,减轻对美国的依赖,在2009年与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随后又跟包括韩国、欧盟、墨西哥、日本、巴拿马等在内多个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极大地促进了秘鲁出口的发展。秘鲁政府采取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措施,向外国资本开放各经济领域,使外国投资逐年增加。世界银行[微博]《2012年营商环境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秘鲁在全球183个经济体的全球营商环境便利程度排名第41位。

  虽然秘鲁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其经济增长易受外部冲击,且身处南美地区,政治和社会风险始终居高不下。

  由于世界金属价格尤其是金价和铜价坚挺,秘鲁矿产品出口比重在近些年逐年增加,全国约四分之三的外汇收入来源于矿产品、鱼粉、石油和棉花、咖啡及糖等传统半加工产品的出口所得。由于欧元区经济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大幅放缓,秘鲁出口增速大幅放缓,去年1至9月总出口实际增长仅2.3%,其中非传统产品出口实际增长8.1%。另外,秘鲁固定投资对GDP增长贡献比例的增速远高于消费,2002年至2008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由3.6%升至5.9%,而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则由0.5%上升至6.4%。从消费潜力的累积和投资增速的比重来看,秘鲁近期的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大幅上升,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正面临投资减缓的挑战。欧债危机爆发后,秘鲁国内经济放缓,消费意愿受到打压,而推动投资增长的国际商品市场和原材料市场价格亦处于震荡下行趋势;而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又相对缓慢,外资流入秘鲁并投入矿产开发的意愿受到影响,进而对出口相关的经济收入、国内投资的增长和消费者的终端消费能力产生冲击。

  从长期看,债务期限结构和重要外汇流入来源的波动,可能导致秘鲁债务偿付风险上升。2002年以来,受惠于建立在合理货币政策和严格财政纪律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政策,秘鲁政府在提前偿还债务的同时,拓展了融资渠道,偿债能力有所提升,债务风险也呈下降趋势。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北部冲突事件接连爆发,破坏了经济增长动力和政策稳定性,为未来政府筹资和吸引外资埋下了隐患。从2008年秘鲁外债结构变化上可看出,虽然中长期外债有所下降,但债务总额有所增加,并且短期债务占债务总额的比例较2002年至2006年的平均水平上升了一倍。还有,秘鲁经济有着明显区域的划分,沿海和内陆地区贫富鸿沟悬殊。